当前位置:首页 > 时尚 > “海南鲜品”出海记:热带水果的全球“鲜”行之路

“海南鲜品”出海记:热带水果的全球“鲜”行之路

中新网海口7月7日电 题:“海南鲜品”出海记:热带水果的海南鲜品全球“鲜”行之路

记者 王晓斌

“一袋650克售价16.99加元,贵但是出海真的好吃。”加拿大温尼伯的记热网友“Lucky deer”近日在社交媒体上晒出海南荔枝的照片并发文点赞,称其“又甜又水又核小,全球可冲!鲜行”

海口的海南鲜品荔枝、三亚的出海芒果、陵水的记热蜜瓜……在海南自贸港建设的东风下,“海南鲜品”品牌正携带一众热带水果,全球加速“鲜”行全球,鲜行在国际市场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海南鲜品

海口海关数据显示,出海今年前5个月,记热该关检验监管水果696批次,全球货值1.1亿元,鲜行同比分别增长134.3%和75.39%。除了北美、西欧等传统市场,蜜瓜、荔枝、芒果等海南代表性水果今年还首次现身尼泊尔、朝鲜、白俄罗斯等10余个国家。

“鲜”的根基: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

海南长夏无冬,为热带水果孕育独特风味提供理想条件。这一点在莲雾上表现明显,海南岛南端的三亚热量丰富、光照充足、降水充沛,当地莲雾外观色泽鲜艳,果肉香脆可口。

“海南芒果不是产量最大的,但一定是品质最好的,香气和口感是别的产区无法相比的。”海南希源生态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品牌负责人李亮辉说,海南光照时间比云南、广西、四川等地更长,生态自然条件奠定独特口感优势。以贵妃芒为例,海南出产的即食树熟“贵妃芒”,口感与同品种的非树熟产品相比完全不同。

海南荔枝的独特优势更是不可替代。中国荔枝产量占全球荔枝总产量70%以上,而海南早熟荔枝凭借上市时间优势在海外市场抢占先机。海南景鹏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陈志远介绍,中国最早上市的陵水荔枝虽占全国总产量不足1%,但其开局价格走势和产季均价,是中国荔枝年度价格的风向标,被誉为“世界荔枝看中国、中国价格看陵水”。景鹏果业既是出口商,也是荔枝种植企业,近年来努力稳定和提升陵水荔枝的溢价及议价能力,给果农注入信心。

“鲜”的保障:全链条品控护航出海

精细化种植管理确保源头品质。景鹏果业通过高投入高产出方案,注重土壤改良、施足高品质肥料、重视高科技产品投入和栽培技术升级,实现荔枝亩产3000多斤,比普通果园高出1/3左右。企业建有热带水果食品深加工无菌车间,获得ISO9001产品质量认证、ISO22000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和海关出口包装厂认证,标准化的采后处理设施提升产品附加值。

保鲜技术创新突破运输瓶颈。海南联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自主研发“气调锁鲜”包装技术,将荔枝保鲜期延长至20天,采用全程温控海运技术降低物流成本。三亚莲雾通过航空运输,72小时内从果园直达海外消费者餐桌。

海口海关针对水果“鲜、急、特”属性,专设“绿色通道”,对鲜活农产品实行预约查验、优先查验,最大程度压缩通关时间。三亚海关深化证书“云签发”“远程属地查检”等监管模式改革,让企业足不出户即可获得证书。

“鲜”的成绩:高品质赢得高溢价

海南联越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彬介绍,海口火山荔枝一上市,欧洲和中东客户反馈不错,“终端零售价达每公斤40欧元,远超预期。”自4月底海南荔枝上市以来,该公司已有数百吨荔枝出口俄罗斯、荷兰、西班牙、加拿大、新加坡等国。

三亚莲雾2023年首次出口加拿大后,迅速成为海南水果出口“常客”,目前已打入温哥华、迪拜等北美和中东市场。海南胜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2024年在东南亚、中东、欧美等地建立蜜瓜供应市场,总经理郭宠表示,旗下“晓蜜”品牌要“做水果界的轻奢品”。

在今年海南荔枝订货暨品牌营销活动上,从事荔枝国际贸易的国外采购商Maxii订购12万斤海南荔枝,称“海南荔枝品质优良,希望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

“鲜”的未来:品牌化引领产业升级

“海南鲜品”作为海南省级全品类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2022年9月创建以来,正成为海南热带水果走向世界的重要载体。海南胜杰农业、希源农业、景鹏果业等相继加入,通过资源整合、制定行业标准、复用既有渠道,实现抱团出海。

“在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上,带有‘海南鲜品’标识的海南荔枝惊艳亮相,借助展会的高流量,吸引了大量国内外采购商与消费者目光。”陈志远说,“海南鲜品”公用品牌近年来从展会曝光、采购商对接和提升溢价等多维度,给予了企业实际支持。

企业也在不断创新,丰富“海南鲜品”的产品矩阵。希源农业新近研发的芒果冰淇淋产品,采用液氮锁鲜工艺创制原色原味速冻整支芒果,保留鲜果香味、糖度和营养。李亮辉说,相关产品已经做了出口的备案和手续准备,有望借助海南自贸港加工增值内销免关税政策,通过使用本地或进口原料在海南加工后销往海南岛外,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随着海南自贸港建设深入推进,“海南鲜品”正积极拓展更多新兴市场。业内人士期待,依托自贸港政策优势和不断完善的物流网络,“海南鲜品”在全球市场书写更多“鲜”的传奇。(完)

(责任编辑:时尚)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