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数字教材适应职业教育千行百业的应用情境
中新网上海7月7日电 (记者 陈静)“人工智能的数字适嵌入和高质量应用将是未来数字教材建设的关键特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继续教育研究所副研究员聂伟7日接受采访时指出,教材教育境数字教材具有系统性、职业教育性、千行强交互性、百业适切性、用情集约性的数字适特点,它适应了职业教育千行百业的教材教育境应用情境,有利于默会知识的职业传播。
据悉,千行由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简称:基地)主办的百业第五届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召开。来自全国高校、用情科研机构、数字适职业院校、教材教育境出版机构的职业近200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研讨教育强国建设背景下中国职业教育教材高质量发展的方向与路径。
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教学与质量处副处长余红平表示,面向“十五五”,中国职业教育教材应重点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教材的价值引领;聚焦产教融合的核心要求,提升教材内容的适应性;聚焦数字赋能转型升级,加快新形态教材的建设与应用;聚焦研究支撑与队伍建设,夯实教材发展基础。
浙江工业大学教师教育研究所所长杜学文直言,中国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的本土化,应致力于科学界定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独特内涵与功能定位,加强国家级顶层设计与统筹规划,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和教师数字素养培育,构建适配职业教育数字教材的标准规范与保障体系,激发政府、院校、企业、出版方等多主体协同创新活力。
“数字教材的建设思路是用好数字教材结构灵活、融媒体、交互式、可以快速迭代等特性。”高等教育出版社上海出版事业部高级编辑谢永铭指出,通过实践,数字教材未来的发展方向是集成化和智能化,需通过标准制定、技术融合与场景拓展,推动数字教材深度赋能教育教学。
在论坛上,基地学术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名誉所长石伟平指出,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既要关注教材建设的共性问题,更要关注个性问题,教材基地要重点关注职业教育教材在编写、使用、管理等环节中的特殊问题和关键问题,用高质量的科研服务高质量的决策和实践。论坛邀请多位专家分别围绕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高质量职业教育教材建设标准、职业教育数字教材建设等主题作专家报告。
国家职业教育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助理研究员蔡金芳在《中职三科统编教材使用效果与提升策略研究——基于12个省36所中职学校的调查》的报告中指出,中职三科统编教材投入使用后成效显著,师生满意度颇高,学生学习效果良好;教师教学获得学生高度认可,教材难度适配且对升学有帮助,但仍存在配套资源缺乏、教师培训与教研不到位、教学过程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不够等问题。蔡金芳认为,未来应从强化教师培训、丰富配套资源等方面着手,切实提高教材使用效果,为中职教育发展筑牢根基。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北京市人民政府督学王春燕介绍,北京市构建了以基础标准、规范标准和改革标准为主体的职业教育教材建设与管理标准体系。
上海市教师教育学院(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高教职教部副部长曾海霞系统介绍了上海市职业教育教材建设的创新机制与实践成果。据悉,在机制建设上,上海市构建了多层次的市规教材组织管理体系,通过多元主体协同和规范化编审流程,确保教材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以“岗课赛证”综合育人为导向,对世界技能大赛项目的技术标准与评价要求进行“学程化”处理,构建体现“学为中心、任务引领”的内容结构,丰富教材数字资源,打造出一批优质教材。
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与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高瑜指出,成都市充分发挥教科研机构集成优势,盘活区域职业教育资源,构建了“市-片区-区-校”四级教研共同体,通过分层分类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研活动、“研培赛教”一体化的教师队伍培养模式,全面提升教师教材实施水平,实现了“教-学-评”的一致性。成都市还以微师培、数字学校为载体,开发了“随身随时随地”的教师研修资源和职业体验课程,促进了优质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教材建设的提质增效。
据了解,此次论坛是国家教材建设重点研究基地(职业教育教材建设和管理政策研究)获批新一轮建设后,延续举办的第五届论坛。据了解,在新一轮建设周期内,职业教育教材基地将围绕职业教育教材基本理论体系建构、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制度完善、数字教材建设等重点难点问题开展系列研究,服务职业教育教材管理决策,为职业教育高质量教材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撑。(完)【编辑:曹子健】
(责任编辑:探索)
-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 (记者 应妮)备受关注的原创粤语音乐剧《大状王》6日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举办主创主演见面会。作曲及音乐总监高世章、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导演方俊杰、香港话剧团助理艺术总监兼方唐镜 ...[详细]
-
央视网消息:台风“丹娜丝”目前还在移动,专家介绍,“丹娜丝”是在南海生成的台风,和产自西北太平洋的台风相比,虽然生成原理和定级标准一样,但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由于南海海域空间狭窄,“幼年”时期的南海台 ...[详细]
-
中新网7月7日电 据交通运输部官方微信消息,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于7月7日凌晨在台湾嘉义县沿海登陆,预计8日早晨起转向西偏南方向移动,逐渐向浙江台州至福建宁德一带沿海靠近,并于8日下午到夜间在上述 ...[详细]
-
中新网银川7月7日电 (记者 李佩珊)7月7日,首届中国西部虾蟹产业发展大会在宁夏银川市兴庆区举办,中国渔业协会、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等部门专家学者和从业人员齐聚银川,共话西部虾蟹产业发 ...[详细]
-
中新社里约热内卢7月5日电 (记者 林春茵)由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巴西里约热内卢联邦大学、巴西米纳斯吉拉斯联邦大学合作共建的中国—巴西文明交流互鉴合作研究中心5日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成立。该研 ...[详细]
-
中新网北京7月7日电(记者 邵萌)今年以来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昨日,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地出现35℃~38℃高温天气,山东南部、河南东部、苏皖北部等局地39℃~41℃。据中央气象台预计 ...[详细]
-
中新网东莞7月6日电 题:澳门青年何颖贤:科创立潮头 以文体促交流中新网记者 方伟彬“筑梦大湾区 携手创未来”粤港澳台青年企业家湾区行(东莞)活动日前在东莞举办,活动由广东省工商联指导主办。其间,湾区 ...[详细]
-
中新网福州7月6日电 (陆逸)为应对今年第4号台风“丹娜丝”,中国铁路南昌局集团有限公司7月6日18时启动福厦高铁、福厦铁路、温福铁路、福平铁路、衢宁铁路等部分区段防洪防台风Ⅲ级应急响应。中国铁路南昌 ...[详细]
-
中新网莆田7月5日电 (周建国)连日来,台湾青年湄洲行活动在福建莆田湄洲岛举行,40余位台湾青年先后前往上林宫、上英宫、莲池宫、麟山宫等14家妈祖宫庙及天后行宫参观。在走访过程中,台湾青年沉浸式感受湄 ...[详细]
-
中新社韩国龙仁7月7日电 (记者 刘旭)在韩国诞生的雌性大熊猫双胞胎“睿宝”和“辉宝”7日迎来两周岁生日。韩国爱宝乐园为它们举办庆生活动。“睿宝”和“辉宝”是旅韩大熊猫“乐宝”和“爱宝”于2023年7 ...[详细]